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Christina Tseng

職場箴言-02 【再來要認清自己】

Updated: Jun 15, 2020

筆者帶領團隊這幾年來,常常會聽到很多年輕人在職場上受挫後,認為被人給針對而憤憤不平。其實就筆者的角度來看,很多時候是雙方都有一些誤會,再上加上看法不同,也就衝突了。上一篇講的是顧問與客戶的關係,這篇我就來講講同事間的關係吧…

P.S. 因為有些經驗不好明白寫上來,所以舉例時可能會改編或者以客戶端的情境來說明,若有雷同純屬巧合。

請先認清自己幾兩重

在我還是菜鳥主管的時候,組上來了一位一流大學的高材生,這位女生除了長相甜美外,能力更是在小新肝中頂尖的,所以我對她特別滿意,沒想到某一天,她說要跟我談談。開心的請她喝咖啡卻看她臭著臉沉默地喝了幾口咖啡後,突然開口道"CT,我可以請問你到底哪裡不滿意?為什麼這樣針對我?我到底哪裡做錯了?"。我愣了一下急忙表示她是我看過的小朋友中很優秀的幾個,沒想到她下一句更讓我傻眼:"那你為什麼出我那麼多review notes,妳知道我以前考試從來就沒被改正那麼多東西的!",當下只覺得有點無言,果然是個甜美的草莓阿…

不知道是不是宮鬥戲看多了,很多人常常在與公事上進展不順,便開始腦補,有的人會認為自己懷才不遇、有人則認為自己遭人嫉恨,便覺得自己被針對了,所以也跟對方槓上,對事情的評論往往對事不對人而失去客觀的判斷。

雖然不想潑各位冷水,但我想說的是,其實你沒有那麼重要,除非你位階已經很高,否則沒什麼人要針對你們這些所謂菜鳥。當然各位可能會說,”但我還是被刁難阿?"。那麼就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:

你跟錯人了:這種時候是兩個陣營的鬥爭,你被貼上某個陣營的標籤,在弄不掉你上面的老闆時,只好找你這小咖麻煩。

某次會議上,我們做的內容被某個部門猛烈抨擊,會議結束後,所有人都沮喪至極,後來客戶窗口才私下告訴我們,其實那個部門主管跟他們老闆不合,所以我們這個案子被處處刁難,要我們要小心。後來我們改變策略,找時間去拜訪該部門主管,並嘗試瞭解他的想法、與他培養關係後,後續的會議就順暢許多,甚至還從其身上取的更多的專案。

所以進到職場後,可能要先搞清楚內部的陣營跟後面的靠山,不是要各位去抱大腿,只是讓你們搞清楚你的直屬老闆跟誰有過節,那麼你們碰到對方就最好閃遠點,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。

你擋到路了:有時候其實對方不是要針對你,只是他們在鬥爭過程中,你剛好在旁邊所以就被掃到了。

有天,突然接到某團隊主管的電話:"CT…那個xxx最近還好嗎?是不是很忙?他都不接客戶電話,客戶已經來客訴了…不過我們已經幫你先跟客戶聊了一下,現在客戶沒有在生氣了",聽到客訴當下我緊張了一下,連忙謝謝該團隊的協助,但電話同時感覺有點奇怪,所以我還是同步Line聯繫了該位同事,他表示跟客戶狀況如常,最近還在約新一輪的會議,覺得不懂為何另一個團隊的人要這樣黑他。然後又過了一天,我就收到了上頭的指示,因為該位經理延誤處理客戶需求,所以後續將由另一團隊(也就是好心打來的那個某主管)接手處理。

看到這裡,各位應該就清楚發什麼事了。

舉上述的例子,不是要跟各位鼓勵碰到類似情況都要當成搶案或政治鬥爭,而只是想建議各位,碰到類似情況,最好的作法就是瞭解中間聯繫環節出了什麼問題,首先要問清楚客戶的誰來的抱怨、抱怨具體的內容是什麼,然後真的客觀地檢討自己是否有發生類似的情況,更好的作為甚至是跟客戶確認是否確有其事。若上述情況都沒有,那麼也不用太在意那所謂的某主管黑你的事,他們不是要針對你,你只是他們達到目的中間的一顆礙眼的小石子,順便踢掉而已。當未來換個情境變成你有利用價值時,他們或許反過來會嘉許或跟你合作呢...所以不用因此就開始仇視對方,這樣職場上會少了很多朋友。更正!應該說是合作對象(稱朋友實在不是一個適當的稱呼…)

你不長眼:不打勤、不打懶、專打不長眼。

某次,一位能力優秀的同事因為覺得懷才不遇,憤而離開公司跳到客戶端去,而剛好客戶後續就沒有在將案件委任給我們,幾經思考後,我決定將該單位主管約出來聊聊,想瞭解未能繼續合作的原因,究竟是因為挖了我們的人,還是因為服務不滿意。沒想到,她碰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問我:”XXX到底是怎麼了,我覺得他好奇怪喔”。我再進一步問了以後才知道,原來該名同事因為離開的很不開心,所以到了客戶端後,一直跟同事抱怨原公司的不好,本來主管聽聽也就算了,但沒想到,有一次在跟其他部門報告該專案成果時,因為一些內部政治,其他部門提出了一點小質疑,該名同事居然就當場回了一句話:"還不就是公司找了錯誤的團隊來,做成這樣的成果"。當場主管臉都黑了,試想當初這案子是該部門起的案子、選的廠商,他這樣子跳出來報復前公司,卻忘了同時也害的自己的頂頭上司在其他部門主管面前抬不起頭。後來,提了一些創意提案要推,同事表示要跟相關部門討論未來如何推動,那位同事又豪氣地說:"跟他們講什麼,又不懂還來亂,我們自己搞就可以了!"。那位主管在跟我講到這些事時,表示她已經把該同事列入觀察名單了,後來沒多久,又聽說那位同事又離開了原單位了。

大家看上面例子好像覺得那位同事很瞎,我只是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不長眼例子,筆者建議大家有時候還是要多聽聽前輩們的意見,剛進職場難免會天兵,但記得要知錯能改呀。

所以姐想跟年輕人講的是,當你覺得你被捅了一刀而就此跟人結下樑子時,其實可以想開一點。因為,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人家要針對你,而是你剛好擋到人家的道(賺錢的道、升遷的道),所以他們用了點手段把你搬開而已。當你想通這點,你就會發現,有時所謂的敵人,在某些情況下,也是可以合作的。

732 views1 comment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1 Comment


啟吾 石川
啟吾 石川
Jun 04, 2020

我如果在幾年前還是小顧問時 能看到前輩這些忠告 肯定能少吃點虧

Like
bottom of page